English

不要回避

2001-04-11 来源:中华读书报 智效民(山西省社科院) 我有话说

读罢“博导读博士”的报导,真有一种鼻涕要往眼里流的感觉。

我以为,“博导读博士,究竟为哪般?”乃是新世纪最好的一问。然而令人遗憾的是,我们的当事人面对记者提问,却不是闪烁其辞,就是刻意回避。如果说这是个人隐私倒也罢了,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公共话题,它不仅涉及到现今学术体制中的许多弊病,而且和学位授予、职称评定、工资待遇、课题经费等利益分配有关。记者说讨论并没有结束,我认为不仅不能结束,还应该继续深入下去,以期引起整个学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。

在讨论中,我不同意以下两种说法。第一,有人说外国人70岁了还可以读大学,我们中国人四五十岁为什么就不能读博士?这话乍一看似有道理,仔细想想却有问题。须知,现在讨论的不是普通人该不该读博士,而是博导该不该读博士。因此我要说,这种景观折射出学术人格的扭曲、教育资源的浪费,学术体制的落后,恐怕不算过分。第二,有人说在某种意义上,尊重学位、尊重文凭就是尊重知识、尊重知识分子。我不知道所谓“某种意义”指的是什么,但只要体味一下博导读博士的苦衷,这种说法就会不攻自破。换句话说,倘若不是像记者所说,现行的学位制度在一些方面已经走到它的反面,我们的大学教授乃至博士生导师何苦要出此下策呢?对于一个学者来说,你不看他的学问如何,成果怎样,却要在关键时候拿文凭和学位来卡他,这能算是尊重吗?

另外,尽管我知道“博导读博士”有许多难言之隐,但还是希望他们不要回避记者的提问。老百姓把有良知的学者当作社会的良心,如果我们连这样的问题都不能正视,不能解决,那就不仅是学术界,而且是全社会的悲哀了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